❤Welcome!❤

Saturday, December 12, 2009

问题父母?问题孩子?

这三年来处理过的学生纪律问题不计其数,当中我承认有些处理得不当,以致家长怒气冲冲来兴师问罪,同事们都很维护我,叫我避开,不要和他们正面交锋。我很无奈,有时我很想和他们面对面,告诉他们我为什么要打他们的孩子。而我相信鞭刑是最终的选择,如果之前已经给予机会和警告后,而他们又再明知故犯,是不可以原谅了。
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召见那些犯错的学生家长时,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过后,我发觉到很多家长都没有做到身为父母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他们总是以工作繁忙,有些是两夫妇一起做工,孩子给公公婆婆或亲属照顾,或者送去托儿所、保姆照顾,自己完全没有负起身为父母的责任。
最令我痛心的是越来越多夫妻对教育孩子的态度是不一致的,甚至在我面前推卸责任,夫说孩子变坏是妻子宠坏的,妻说孩子变坏是丈夫没有管教。我只好做臭人,不客气的当面指责他们为人父母却没有尽其责任,夫妻都失责。而且我更指出他们之间没有好好沟通
,忙于工作,忽略了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情感交流,所以孩子的教育才会出状况。
可怜这些孩子,有些在我面前一谈起来便泪眼汪汪,他们是多么希望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放学回家时至少有爸爸或妈妈陪在身边。有些父母认为他们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供给妻子和孩子一个舒适的家,物质享受不输给别人,就已经是尽了做父母的责任了。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还有的父母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有的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好话不会好说”,当然也就没有好的效果。
现代父母对待孩子的一个通病,就是在物质给予上表现得极为慷慨大方甚至到了浪费和纵容的地步,在精神和情感上却表现的极为贫乏,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
在我和一些孩子交流得到的结论是他们大部分都认为父母亲不理解他们,父母的观念和他们的观念有很大差异,他们穿的、用的父母看不惯;他们说的、唱的父母听不惯,觉得他们变坏了,弄得他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那么,他们喜欢父母以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呢?他
们普遍都希望父母具有多重角色,既是长辈,又是朋友;不要唠叨,不要拿他们与别人比较,尽量不发脾气;能多抽出些时间陪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经常和他们交流,特别是在决定有关他们的事情之前,能够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等等。
如此可见,孩子们对父母的希望并不是苛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为人父母者应尽力满足他们。当孩子们面对学业上或生活上的一些烦恼时,父母能够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可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孩子只有年龄的差异,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保护者与护养者,父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那些在学校屡次触犯校规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来自问题家庭,他们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怀,便想尽办法在学校里惹是生非,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在接受处罚会辅导过后,会改过自新,不会再重犯;有的会暂时不再犯错,
但如果受了别人的影响过后,又会再重犯了。
如果孩子变坏了有人说:“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问题父母。”而中国自古就有“子不孝,父之过;女不贤,母之错”的训言,因此,欲救孩子,还是先救孩子的父母吧!可是,要如何救这些父母呢?我看只有靠“性情教育”了,现在的功利至上社会,让每个人丧失了人类原始的初心,迷失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唯有性情教育能够拯救未来的社会。
霍韬晦教授所提倡的性情教育其实很简单,大家只要回归到人类最原始的初心去,从个人修养开始,到家庭里夫妻子女亲属的关系,大家把心打开,坦诚相对,互相尊重,无私付出和不计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父母的个人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准和成效。家庭教育需要言传,犹重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举动,将变成子女为人处世的
样板。没有家庭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家庭的健康也就没有社会的健康。愿与天下父母亲共勉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